找到相关内容200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嵩山少林寺药局救灾医疗队到达什邡罗汉寺

    ,也有知名民间中医。有的是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。他们既有转业的医疗经验,又有慈悲救世的佛教精神,是四川抗震救灾中的一支特别队伍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医疗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12282724333.html
  • 永庆寺举行佛像开光暨佛教广场奠基仪式

    象征“大悲”、“大行”、“大愿”、“大智”的观世音、普贤、地藏、文殊四大菩萨。第三层次是诠释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菩萨——观世音菩萨的随类化身,慈悲救世的形象。中央站立本尊圣观世音菩萨像,共三面,与海南...

    佚名

    |奠基|开光|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0214626209.html
  • 永远的信仰希冀——观音在民间

    永远的信仰希冀——观音在民间  作者:张总   "家家弥陀佛、户户观世音"。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。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。慈悲即观音,在中国妇孺皆知,深入人心。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,无形而无所不在,有"人类的仁慈保护者"之称。  智、悲、行、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,这就是文殊、观音、普贤、地藏。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。文殊表智慧、观音表慈悲、普贤...

    张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0651640.html
  • 大乘的思想

    佛果的译音,如用中文直译的意义来说,菩萨便是“觉有情”,又名为“大士”或“开士”,用现代语来说便是多情的慈悲救世的得道者,后来中国文学上有“不俗即仙骨,多情乃佛心”的句子,实在是辞藻美丽的恰当写照。...,是可以牺牲自我而救世救人的大乘的观看一切众生,都是与我同体而发生慈悲的愿力,大乘的慈悲利物,是无条件,无要求的,绝对的自发自觉的救世心肠,综合以上两个观念便名为“同体大慈,无缘大悲。”  大乘思想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0855779.html
  • 佛手茶有禅意

    使用。  侨乡人常将家乡的柚米茶赠送海外亲人,因此而远销南洋等处。佛手无疑是很美的名字﹐带有救世度人的禅意﹐难怪它能够流行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2771575.html
  • 日莲与法华的宝物特别展览在京都国立博物馆举行

    佛教的重要组成力量日莲法师及其门生传教救世的足迹,回顾日莲法华宗在京都文化形成中发挥的作用。 此外,狩野元信、长谷川等伯、本阿弥光悦、尾形乾山等众多法华信众的优秀作品也在参展之列。它们将带观众去重新领略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1/08380593508.html
  • 日真言宗金刚寺发现时宗开祖一遍法师著作抄写本(图)

    据《读卖新闻》报道,被认为是日本时宗开祖一遍法师(1239—1289)的著作《踊念佛和讃》(注:和讃为日译偈文)的抄写本,日前在大阪真言宗御室派大本山金刚寺被发现。 一遍法师主张丢掉一切,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救世。据了解,因他在圆寂前几乎把所藏经典全部烧毁,所以未有著作留存,现存的基本为流传于后世的传记和法语集,历史上也一直未曾发现新的史料。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落合俊典教授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0/01/13394696844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5)

    第七章 佛学经世致用与佛教救世主义   如前所言,由思想家阐发和奉行的经世佛学,其宗旨在于利生,它不仅借助佛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思想资料,实现了近世哲学革命,而且利用佛学变向价值取向中...厌世出世观念,表现出积极的入世救世思想,所以熊十力的说法每为当时“治佛学者所反对”,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佛教还有一条非人生的路向。  第一节 治世和治心的人生佛学  在谈到二十世纪佛学勃兴的原因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849900.html
  • 好念头、坏念头

    杀人的坏念头出现时,就应该立刻放下来,反过来想著要救人,救世界的人,并且不断强化这种善的、好的念头。   但是也不要变成痴心妄想、狂想。譬如说:想著要救世界、救人,可是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和智慧?相关的问题和条件,都需要经过评估、分析,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念。否则救人救世的念头虽然是对的,但是不切实际的狂妄,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、光阴,所以也是坏念头。   总而言之,我们要以自己目前的能力、条件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圣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1843472030.html
  • 认识佛教之常识

    是正信、智信,并非迷信。  (二)一般自负热心世事者,因不认识佛教的内容,于是妄谓佛教为消极厌世,此为世人误解佛教之二。当知佛教是以积极救世为主义,绝非消极厌世之教。 国父说:‘佛教是救世之仁’。又云‘佛教以牺牲为主义,救济众生’。梁启超先生也说:‘佛教之修持乃兼善非独善,佛教之精神乃救世非厌世’。玆就佛教本身而言,教主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,因感人生有老病死等之苦恼,以及目睹当时印度人民受了四种不...

    斌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3542929.html